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但为北京冬奥周期备战的冰雪健儿们却步履不断。在17滑四季滑雪场奥森
生产车间里两班制转为三班制,往往是一个公司发展顺利、需要提高产量的表现,不过,在德华兔宝宝科技木公司,在新客户持续不断的增加,订单量不减反增的背景下,原来的两班制改成了常日班,350个工人就能完成原来需550人完成的产量。兔宝宝科技木公司是怎么来实现这事半功倍的?近日,记者走进其车间一探究竟。
在成品刨切车间,记者看到,在一字排开的刨切机前,两名工人分坐在成品输出口的两侧,将机子切好后传输出来的木皮一片片放好。2005年就在刨切岗位上工作的陶岳卿笑着和记者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比原来轻松多了,公司改进了设备,我们坐着操作就可以啦,以前可是要站一整天的。”据科技木公司副总经理吴云刚介绍,原来一台刨切机需要5个工人操作,现在只需要3人。同样的,烘干机器改进后,所需工人从12个减到了4个。
实际上,通过改进设备来节省人力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只是科技木公司此次实现突破的其中一个秘诀,改进技术同样重要。通过技术改进,漂白染色工段省去了烘干分色的工序,至少省了一天的上班时间。吴云刚坦言,漂白染色工段是生产科技木较前面的流程,这道工序节省了时间,就盘活了整条生产流程。
设备、技能双升级,科技木公司并不满足于此,又进行了管理创新。2004年就供职于科技木公司的彭二平主管,据她反映,技术提高了,公司又确定了责任到人的制度,染色工人对自己操作的染缸负责,顺利完成还可以提前下班,如此一来,大幅度的降低了返染率,仅为2.3%,公司制定的考核标准为5%,而且公司取消夜班制后,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的状态都更好了。“效率提高以后,现在的休息日都比以前多啦!”彭二平说道。
据吴云刚介绍,经过一系列的技改和创新,每个工人的产量从1.5立方米增加到2立方米,为科技木公司在保质增产的前提下不断研发新品奠定了好基础,今年已经研发近100个新产品。
尽管对于人口红利期是否结束尚存在争议,但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慢慢的接近、且越来越明显却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木业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支持了早些年增长奇迹,但当民工荒渐行渐近,劳动力成本必然渐升渐高,企业依靠什么再续发展?兔宝宝科技木用技术与管理不断解决着已经面临的难题。
兔宝宝科技木烘干机改进后,同样的岗位所需的工人从12个减少到4个;经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公司每个工人的产量能增加四分之一左右,所产生的效率可想而知。
虽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有处于低潮之说,但奇怪的是失业现象并不明显。为什么?这是否是人口红利结束造成的劳动力供应不足抵冲了劳动岗位的相对减少,尚有待于调查。但很显然,随着八五后、九零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五零后、六零后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四二一”结构的家庭慢慢的变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成本低的原有优势正逐渐消失,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肯定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全国免费电话:400-839-8077
销售电话:0539-5017337
售后电话:0539-5017337
监督电话:17806115800(同微)
联系地址:山东省费县南外环路111号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