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首页专注于生产单板烘干机,涂胶机,四边锯

全国服务热线

400-839-8077

 火狐电竞APP官网下载 

首页 > 火狐电竞首页 > 火狐电竞APP官网下载

市林业局:我市2个林业改革典型案例获省局发文推广

2024-11-02作者: 火狐电竞首页

  

市林业局:我市2个林业改革典型案例获省林业局发文推广

  近日,我市在深化林业改革方面所取得成果得到省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漳州市以改革促发展新路》《平和县推进木材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2个林业改革案例入选福建省林业局印发的第二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做法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近年来,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深入探索以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为核心的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资产折资量化运行机制,构建林地林木“整体收储、综合开发、多效集成”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新模式,不断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漳州市全面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挖掘集体林地价值,创新引领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一是创新颁发林业地票林票。全国首创颁发林业地票,印发林业地票、林票管理办法,林农直接通过“两票”免担保质押变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全市累计发放地票159.6万股、林票643.4万股,有效调动了村集体、林农出地合作的积极性,拓宽了村财增收途径,林地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二是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方式。出台《漳州市星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评选和补助管理办法》,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提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市累计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017家、国家级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家、省级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4家。三是创新资源互补合作经营模式。探索出“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林农(种植户)+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5种联合体模式,推动6家联合体互补经营。充分的发挥国有林场在管理、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林农开展合作,积极拓展托管经营、股份合作等互补模式,推动完成6个场村合作项目。加强森林资源休闲游憩、观光利用,促进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一是做大花卉产业。引导自主分散经营向特色集群发展,建设海峡花卉产业科学技术创新高地,打造“百花村”漳州花卉交易中心、漳浦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发展中心,辐射带动全市3000多家企业未来的发展。实施12个省级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研发16个花卉新品种取得国家认证。2023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培养面积达34.8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399.71亿元,连续保持全省首位。二是做优林下经济。推广“法人+自然人”联营思路,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推进南靖金线莲、巴戟天、平和牛大力、清明茶、漳浦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220.7万亩、产值105.2亿元。三是做强木材工业。带领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人工操作向机械精密加工、占地晒板向智能烘干换挡升级,在全省率先突破旋切单板用地、干燥等“卡脖子”难题,提升林业新质生产力。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上下游产业模式,以西蝉木业带动鑫源祥木业、聚福木业等多家大规模的公司入驻平和西蝉木业产业园,引领全市150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加速转型,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近600亿元。四是做活森林旅游。创新林场服务机制,在全省首推国有林场“一场一景”和“场村共建”活动,协同周边村开展林地规模化近自然经营,营造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林区。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打造森林公园、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2023年全市吸引森林旅游2585.3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3.16亿元。

  一是变“绿库”为“金库”。在林业地票、林票基础上,探索衍生颁发林业碳票,组织并且开展漳州市林业“三票融合”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研究,在南靖、漳浦、云霄和龙海开展1.7万亩的绿色和蓝色碳汇综合开发试点,颁发全国首批林业数字碳票,完成全国首单林地征占用碳汇补偿试点(10万元)和全国最大笔红树林司法碳汇替代海洋ECO功能损失赔偿(100.65万元),构建林地林木“整体收储、综合开发、多效集成”的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模式。二是变“资源”为“资产”。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科学编制森林经营计划,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得到精准提升,进一步夯实乡村生态本底。同时,根据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效应,吸引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公司落户,实现“工业反哺林业”,助力林区人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变“村民”为“股民”。依托“漳州林业地票”改革的新路径、新机制,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鼓励村民依法参与认购原始分配额外的林票,让租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确保村民能共享林地(林木)增值收益,实现村集体、村民与经营权人多方共赢。

  一是推进高质量储备林建设。科学引导速生丰产林树种结构调整,推广种植澳洲梧桐、大花序桉、红锥等珍贵用材林树种,木荷、火力楠等优良防火林带树种,培育珍贵木材资源储备。建设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2个、省级种子基地2个、省级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区12个。二是实施重点区位林分改造提升。加强沿路一重山、沿江一面坡、沿海线一面坡、环城一重山“三沿一环”以及其他生态保护区等重点区位景观林建设,推广种植常绿阔叶景观树种,推进完成4272亩重点区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促进林分结构与森林景观“双提升”。三是开展沿海防护林建设。以互花米草除治为契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项目投入近2亿元用于九龙江口、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修复(含退养)。结合松材线虫病除治、省三级保护桉树生态林改造等项目,采取松林改造、迹地更新、稀疏林地补植、基干林带断带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推进防护林建设,完成沿海防护林建设5.59万亩。

  平和县立足木业产业投产快、产值高、纳税多等特点,经过综合评估,形成共识把做大做强木业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发展工业的一个重点,在3-5年内把平和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上百亿的支柱产业。2023年平和县规模以上木业企业88家,完成产值74.82亿,占全县总产值比重39.6%,同比增长19.04%。

  积极开展项目竞赛活动,把抓招商引资作为全县重点工作,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大力打造创业“沃土”。一是健全招引机制。相继出台《招商引资评比工作方案》《“柚都英才”聚集计划》《关于工业用地实行综合价出让优惠的若干意见》等招商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做好招商引资“走出去、引进来”,制作《活力平和》招商宣传片、PPT,编印《福建平和投资指南》招商推介手册,组队到广西南宁、贵港、柳州以及省内晋江、龙文等地开展木业产业调研、招商推介活动和座谈会,为投资客商提供精准服务。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以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南霞管护站为主的尾巨桉大径材木材加工原料林基地,保障木业加工生产原料林储备。开设平和生态木业产业帮扶专项小组,从招商引资到企业购买土地建厂、投厂办理相关手续施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启动“妈妈式”使用林地审批服务,每年底对全县的企业了解使用林地需求情况,向上争取林地指标限额,以满足工业公司的使用林地需求。林地限额指标下达后,及时告知并提前给予业务指导,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优惠企业税费。出台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在建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三年内,从企业按规定缴纳的土地使用税中按2元/㎡返还作为企业技改补助。企业闲置厂房土地出租涉及的房产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的市、区级所得部分自出租起连续三年奖励给出租企业。对以土地租赁方式进驻木材加工园区的木材加工公司,其当年度所缴纳地方级税收全额返还企业,第二、三年缴纳的地方级税收按50%返还企业,并另行提取5%作承租企业的租金补助,但最高不超过当年度租金金额。一年内建设投产的,建设期租金由园区全额补助给承租企业。同时,向上争取林业企业贷款贴息补助,2023年对福建柏木林木业有限公司等16家符合省级林业贷款贴息的企业予以确定,发放林业企业贷款贴息补助52.87万元。

  科学布局产业,补链、强链,提高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产业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轨道。一是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按照“软木加工做大,硬木加工做精,产业链做长”的思路,明晰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做好规划布局,科学制定全县生态木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完善配套各项服务措施,实行分类指导,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物流和产品的有机整合,拉动上下游木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对现有的木业企业,加强规范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做升级改造,使现有的木业企业由粗加工时代转型至深加工,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产业升级迈进,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三是延伸产业高质量发展链条。通过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品牌价值高的大型木业企业,围绕核心产品的开发生产,辐射带动一大批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多样化、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实现木材价值利用最大化,减少物流运输环节,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肩前行的问题。

  发挥西蝉木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一是把好准入关口。根据公司占地、产值、税收等硬性指标,制定出台木业企业入驻标准,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实力较为雄厚的木业企业到园区、集群区落户。二是统一配套设施。西蝉木业产业园规划用地总面积1600亩,拟规划建设成一个集木材加工、研发设计、展览展示、贸易流通、金融投资和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型、集约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木业产业园区。三是加强行业管理。成立平和县木业行业协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建立行业服务标准、行为发展准则和行业自律规则,增强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引导木业产业转型提质、规范自律、健康发展、抱团做大。

  一是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木业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的,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企业被认定国家级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奖励;被认定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的,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对纳税前20名的木业企业补贴企业购置先进装备,当年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不超过设备投资10%的补贴。二是支持企业参加展会活动。积极组织木业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高端展会活动,合乎条件的参展项目给予展位费最高不超过50%的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境外参展发生的展位费、展品运输费,给予50%以内的补贴;对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各类展会,发生的展位费、展品运输费给予70%以内的补贴;对参加境外展会人员给予每人不超过5000元的补贴,每个企业每个展会最多支持2人。三是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搭建对外贸易平台,依托漳州港和沿海大通道以平和、漳浦木业园区形成“两核一带”产业集群,打造平和生态园区产业链完整,建立集贸易采购、展示洽谈、信息服务、会展功能等于一体的专业化,国际化的木业国际采购中心,为企业与国际国内采购商、供应商搭建直接对话的平台,增强平和木制品外贸出口的竞争优势。四是鼓励企业对接长期资金市场。鼓励木业企业利用长期资金市场发展壮大,对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市场成功上市的,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的木业企业,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在股权交易市场成功挂牌的木业企业,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30万元。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